俄羅斯導彈武器系統重點研制企業大集合
蘇聯是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最輝煌的年代,在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都有著世界領先的最高造詣,但蘇聯的解體,也如大廈倒塌一樣,頃刻間分崩離析。俄羅斯作為蘇聯主要的國防科技及企業繼承者,獲得了一大批導彈領域的優秀研制企業,也獲得了諸多世界領先的導彈產品和技術,可是解體使得俄羅斯的經濟嚴重惡化,國家的一團亂麻使得依靠政府的國防領域企業都終日渾渾噩噩,“休克療法”政策讓國家軍工產業的人才外流,使得設計和生產都陷入停滯和崩潰的邊緣。可以說,20世紀90年代初到20世紀末的10年間是俄羅斯最黑暗的時期,經濟水平連年下降,軍事預算嚴重縮水,整個國防工業如陷入泥潭,無法自拔。
俄羅斯軍工和導彈產業整合
俄羅斯政府面對國防工業的岌岌可危和多年來軍工產業形成的優勢被不斷超越的慘痛狀況,使得俄羅斯痛下決心實行全面改革,在21世紀初提出了進行國家產業整合,對軍工企業實行優化改組的發展規劃,計劃大批減少國防企業數量,將多家國防企業合并到一起,形成幾個超大型國防科研生產聯合集團,將形形色色的研究所、設計局、生產工廠組合起來,形成企業內部的科研、設計、制造、生產、銷售、維修等的緊密產業鏈,不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科研、生產和銷售的嚴重脫節問題,還把軍工產業不同領域的先進技術資源集合到一起,降低了重復設計和研制的成本,從而有效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其中,導彈作為軍工產業的重要國防產品,其諸多研制生產企業得到了改革和整合。俄羅斯率先將空基導彈企業進行行業整合,成立了戰術導彈武器集團,經過多年來不斷調整,目前旗下已收入30家企業,集中了幾乎所有重要的空基導彈武器設計局和制造企業,產品不僅包括航空導彈,還有反艦導彈及魚雷武器等。防空導彈方面,俄羅斯將主要的相關研制企業整合到了“金剛石-安泰”防空集團責任有限公司旗下,產品覆蓋遠程、中程、近程地空導彈以及海基防空導彈系統,形成了較為統一的生產格局。此外,除了這兩大導彈企業巨頭,其他還合并成立了“高精系統”控股公司和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兩家企業旗下均合并了了一些設計局和工廠等,集中了研制優勢。不過,俄羅斯的國防改革還在陸續進行中,有一些余下的企業還未完全進入這些大型集團,這些集團的規模還將不斷擴大,最終,俄羅斯將會將這些企業高度整合并不斷改革,形成各領域一體化管理的整體格局。
戰術導彈武器集團(JSC KTRV)
俄羅斯戰術導彈武器集團是在聯邦“國防工業體系改革與發展(2002~2006)”目標方案和2002年1月24日第84號總統令的框架內成立的。從最初合并的十幾家企業發展到現在的30家,被并入的企業主要包括“信號旗”國家機械制造設計局(GosMKB“Vympel”)、“彩虹”國家機械制造設計局(GosMKB“Raduga”)、“機械工程科學生產協會”軍工集團(VPK NPOM)、烏拉爾“零件”設計局(UPKB“Detal”)、“火花”工程設計局(MKB“Iskra”)、斯摩棱斯克航空工廠(CAZ)等,軍品覆蓋航空武器、反艦導彈武器系統及水面艦魚雷武器、無源干擾系統等。
戰術導彈武器集團自從成立以來,最初采取“以外養內”的形式,主要用對外出口的形式挽救低迷的經濟水平和技術生產資金需求,再不斷供應國內需求,隨著設計制造能力的不斷提升,國內外訂單不斷增加,整體經營情況蒸蒸日上,2016年的總體收入達到268.39億盧布,比2015年的126.85億盧布和2014年的108.50億盧布上漲了一倍多,企業主要產品就是軍用導彈武器,因此軍品占了整體收入的80%以上。
※ “信號旗”國家機械制造設計局(GosMKB“Vympel”)是并入戰術導彈武器集團旗下的主要設計局之一,成立于1949年,在航空武器和火箭技術研制方面均擁有豐富的經驗,目前主要產品包括空空導彈、空面導彈、陸基及海基防空系統導彈、機載導彈發射與彈射裝置、炸彈與魚雷掛架等,研制和投入使用的軍事技術裝備及改型有200多個型號,知名產品包括空-空導彈Р-60、Р-73Э/ЭЛ、РВВ-АЕ、Р-27П(ЭП)、Р-27Т1(ЭТ1)、Р-33Э,空-面導彈Х-29T/TЕ/Л)以及防空導彈3М20М3等,機載武器裝備米格、蘇、雅克、圖、伊爾、米、卡等多種戰斗機與戰斗直升機,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及地區。
※ “彩虹”國家機械制造設計局(GosMKB“Raduga”)也是被并入戰術導彈武器集團旗下的蘇聯著名設計局,成立于1951年,成立初期編號為OKB-155,是制造高精度巡航導彈武器領域的領導企業之一,目前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主要產品包括空-面導彈、艦載導彈和地對地導彈,包括40多個導彈系統型號,如空射導彈К-20、Х-15、Х-22、X-58/58Э、Х-59/ 59МЭ/59MK、Х-101、Х-32、Х-555及艦載導彈系統Москит-Е(白蛉-E)和反艦導彈系統3М-80Е等。
戰術導彈武器集團還制定了2010~2020年間發展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1~2014年;第二階段2015~2017年;第三階段2018~2020年。計劃中的各種措施涵蓋了科技發展、武器試樣及其組件的戰術-技術-經濟和使用指標改進方面的所有最重要方向。航空導彈武器主要提高高精確制導和目標識別能力、加強抗干擾能力、增大射程;空空導彈和空面導彈主要提高動力-彈道特性、實現多種目標打擊,及用超視距系統進行目標識別和自主制導等性能特征;反艦導彈實現超低空掠海飛行、超聲速組合彈道飛行等。并在開發研制產品方面,降低成本,不斷改進創新,以增大市場占領份額。
“金剛石-安泰”防空集團責任有限公司(Almaz-Antey)
“金剛石-安泰”防空集團責任有限公司(Almaz-Antey)同戰術導彈武器集團一樣,于2002年將“金剛石”科研生產聯合體與“安泰”科研生產聯合體合并,組建了“金剛石-安泰”防空集團,且以這兩家企業為基礎,目前已并入了60多家包括工廠、科研生產聯合體、設計局和科研所的國防企業,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軍工企業,幾乎占領了俄羅斯導彈領域的半壁江山。
公司的主要產品領域為防空導彈系統,包括地基/海基近程、中程和遠程防空導彈系統,以及防空雷達站、自動化控制系統、靶彈、氣象探測系統等等,主要的下屬企業包括“金剛石”科研生產聯合體(Almaz)、“創新者”試驗設計局(OKB Novator)、季霍米羅夫儀器制造科學研究所(NIIP)、“火炬”機械制造設計局(Fakel)、“三角旗”州際聯合股份公司(MAK Vympel)和“瑪瑙”莫斯科科研所(Agat)等。俄羅斯的防空導彈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其產品型號覆蓋大規模空域范圍,整體防御能力與美國不相上下,而“金剛石-安泰”防空集團為這一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 “金剛石”科研生產聯合體(Almaz)是Almaz-Antey的基石企業,歷史可追溯到1947年成立的第一特種設計局(КБ-1),多年來其旗下也并入了多家導彈企業機構,負責了Almaz-Antey大部分防空導彈產品的研制,現有明星產品包括地基防空導彈系統S-400“凱旋”、S-300P系列、S-300V、Antey-2500,以及新一代S-500防空導彈研制,海基防空反導武器系統如暗礁-M(RIF-M)、靜海-1(SA-N-7)、克里諾克(SA-N-9)等。此外,企業還涉足于新型激光武器的研制,曾參與俄羅斯機載激光武器A-60的激光器系統研制,為俄羅斯的激光武器技術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創新者”試驗設計局(OKB Novator)成立于1947年,2002年被并入Almaz-Antey,是俄羅斯領先的防空導彈技術開發設計機構之一,主要產品包括R-172超遠程導彈,Club-T陸基巡航導彈系統,“山毛櫸”(Бук)、“靜海”、S-300V/VM防空導彈系統,以及潛艇巡航導彈C-10、反艦導彈3M54、反潛導彈91RE1和91PTE2等。

“高精系統”控股公司(NPO High-Precision Complexes)
“高精系統”控股公司(NPO High-Precision Complexes)也是俄羅斯的一個集合了多家導彈相關研制機構的大型企業,其隸屬于“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Rostec)。該企業主要從事實戰領域高精端武器裝備系統,包括地基及便攜式防空反導系統。目前,該企業旗下擁有19個公司股份,主要包括儀表制造設計局(KBP)、努德爾曼精密工程設計局(KB Tochmash)、“機械工程設計局”科學制造公司、“Gidrometpribor”薩福諾沃工廠、圖拉武器廠等,基本合并了所有位于圖拉地區的相關武器工廠。
其旗下最著名的要屬儀表制造設計局(KBP)(也被稱為“圖拉儀表設計局”),它是俄羅斯國防工業最大的企業之一,為俄羅斯地面部隊、海軍和航空航天部隊研制防空導彈系統、反坦克及輕型裝甲車導彈系統、小型炮兵導彈系統等精確制導武器,型號包括“短號”、“四重奏”、“梅蒂斯”反坦克導彈,以及鎧甲-S1(Pantsir-S1)、卡什旦-M(Kashtan-M)、通古斯-M1彈炮合一防空導彈系統,結合了高速導彈和自動高炮的優勢,還有“紅土地”(Krasnopol)、“基托洛夫”(Kitolov)、“格蘭”(Gran)激光制導炮彈及武器系統等,武器領域覆蓋面十分廣闊。
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MIT)
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MIT)原為國家100%控股的國有企業,經過私有化改革后被列入Roscosmos下屬企業。該企業主要負責俄羅斯的洲際彈道導彈產品研制,著名產品包括Темп-С彈道導彈、Темп-2С彈道導彈、“先鋒”中程彈道導彈、“白楊”系列洲際彈道導彈、“亞爾斯”(RS-24)洲際彈道導彈、“邊界”(RS-26)洲際彈道導彈、“布拉瓦”(R-30)洲際潛射彈道導彈及“巴爾古津”(Barguzin)新一代鐵路導彈系統等。企業旗下也擁有一系列分支機構,包括“替代能源”科學生產聯合體、特種機械制造中央研究所(ЦНИИСМ)、“探照燈”特種設計總局(ГОКБ «Прожектор»)等,各機構分工明確,分別執行導彈生產、元部件研制、電子控制系統等研發工作,為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MIT企業組織結構圖
俄羅斯的導彈研制企業經過國家的改革整合已經漸漸步入正軌,形成了各自全面的“設計-研發-制造-生產-銷售”的產業鏈,各司其職,在不同的導彈研發領域發揮著最大力量,尤其在地空導彈方面,產品的對抗性、系列化均可與美帝抗衡,雖然俄羅斯經濟在美國的制裁下受到了一定影響,但軍工企業整體仍運行正常,甚至有著卷土重來、穩步上行的發展趨勢,這似乎也正是美國害怕的地方。